2345首页 » 动物百科 » 短缘双翅螳蛉

所属科目: 动物界 » 节肢动物门 » 昆虫纲 » 有翅亚纲 » 脉翅目 » 双翅螳蛉科 »

名字:短缘双翅螳蛉
学名:Dipteromantispa brevisubcosta
人气:0
喜欢:0
评论:0
头几乎和前胸等宽;眼后环扩大。触角较长,展开;柄节较短,长宽几乎想等;明显大于其它节;梗节较短,稍微比第一鞭节大;鞭节约40节。 胸为腹面观。前、中、后胸之间的界限不明显。前胸非常短窄,前部圆形。前部的侧骨片较大,梨形;很好地扩展到前胸侧缘;覆有较长较密侧向的毛。后侧骨片及前胸背板很难辨认;这个组合结构前部覆有长的非常密的毛。基腹片小而窄,有短的纵脊;基腹片前部有一个硬化区域;基前桥连接硬化区域与基腹片,上胸骨存在。小腹片不清楚,弱骨化。 前足捕捉式;基前节延长,粗壮,覆有较密的短毛;前转节非常小;腿前节较宽,侧面半卵圆形,覆有纤细的短毛;长有1/2到3排小齿;胫节跗节未保存。中胸是胸部最大的一节,腹面观弱骨化。中足未保存。后胸比中胸小,腹面弱骨化。后足后基板较大,强烈骨化;后转节横向;后腿节细长,保存不完整。 腹部:腹节之间界限不明显。第7生殖基突节成对,成指状。第9生殖基突节腹面成卵形。生殖刺突未发现,可能消失。 前翅7.9mm长,卵圆形,无翅斑。前缘域中部强烈加宽,基部与端部变窄。Sc非常短,约在翅中部与前缘相连。保存有5根亚前缘横脉,单支,较直,分布较广。R1在顶点前融入翅缘;未发现支脉。亚前缘域前部较窄,向Sc端部逐渐变宽;没有显著的横脉。无翅痣。R1域非常宽,未发现横脉。Rs起点远离于翅基,约在1/3处。Rs有3条分布较广的分支,均单支。R与M之间有两条横脉:基部1r-m与端部2r-m。M基部与R融合较长一段距离。M的分叉点未保存,可能在近起源点。两条内中横脉1im与2im分别位于接近r-m和2r-m。可能M与Cu之间有两根横脉。MA单支,在翅中后部融入翅缘。MP深分叉。Cu可能在近翅基分叉(未保存)。两条内肘横脉。CuA单支,非常短。CuP与CuA平行,肯能有一个分支。1A可能部分保存。 后翅保存较差,但是较为清楚的缰绳状结构,约1.9mm长。该缰绳状结构主干约0.2mm宽;头部约0.3mm宽。无明显横脉。
图片: